邓聿文:国企产生不了企业家
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近日被中央任命为福建省委副书记、省政府党组书记,成为主政地方的大员,引发了媒体对政坛“国企CEO”现象的关注。其实,国企高管从政并非新话题,在苏之前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,在苏之后也还会有高管源源不断地加入这一队伍。
正如一些观察家所言,将有现代企业历练的国企高管充实到官僚群体中,可优化领导班子结构,更好地提升政府的施政绩效。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,国企很难产生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,即使偶尔出现一两个,也难以留存。
熊氏所谓的企业家,核心特征是创新。在这里,创新不是搞技术发明,而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,形成新的经济能力的过程;换言之,企业家的作用,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“新组合”,引入生产体系。大凡杰出的企业家,都具有熊氏所说的企业家的创新精神。
当然,我们不必机械地理解熊氏的企业家概念。不过,从一些世所公认的企业家标准来看,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,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:一是在企业要有足够长的任职时间,时间过短,工作都没开展过来,何谈创新,更何谈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;二是有创新的欲望和意志,一个企业领导人,如果连创新的欲望和意志都没有,也就不可能去创新,成不了企业家;三是企业的经营不受外界尤其是政府的干扰,能够独立地决策并承担责任,若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处处受制于政府,为政府的目标服务,企业先天就失去了独立性,也就不能敏锐地去应对市场的变化;四是为股东和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社会创造价值,做出贡献。企业家创新的最后结果必然是有利于企业股东、消费者以及与企业关联的利益群体,而不仅仅是替企业创造利润,其对社会的整体收益必然大于为创新支付的成本,做不到这一点,创新也就失败。
以此衡量国企领导,应该说,基本不合格。首先,除少数国企领导外,一般任职时间都不长,尤其对垄断国企来说,领导人基本是两三年或者三四年一换,能够连续做满两个任期的国企领导很少。反观一些成功的企业家,创始人不用讲,即使是职业经理人,一般在企业的领导岗位上都有上十年的历练,至少也有五六年。时间过短,企业的情况都还不了解,如何去创新?而且,时间过短,企业领导一般也不会抱有创新的想法。充其量,与政府官员喜欢搞短期政绩一样,做一些能够短期内使企业财务报表好看的表面文章。
其次,国企的经营和决策受政府的影响,独立性难以保证。严格地说,在任何国家,做企业都要和政府打交道,但在中国,包括民企在内,政商结合尤其明显,这主要是政府权力过大之故。在政府主导社会经济运行的情况下,企业天然会寻求政府的庇护,从政府那儿索取政策和资源。但与国企相比,民企虽然也有投靠权力的动机,不过在企业内部的经营和决策上,是独立于政府的。国企则没有这么“幸运”,由于国企是国家的,不但有一个婆婆――国资委在管着国企,而且国企还负有国家的某些使命以及贯彻政府的宏观调控。事实上,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,就是利用国企来实现国家的某些特定目标。为此,国家也给予很多别的非国企所享受不到的政策和资源。现实中的国企,尤其是那些垄断国企,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利润,并不是因为企业有竞争力,基本是拜国家给予的垄断所赐。这使得国企很难实现独立的经营和决策,自然也就谈不上企业创新。
再次,也是最重要的,国企领导没有创新的动力,他们的目标函数根本不在于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,而在于通过企业的历练,为自己的官场生涯积累资本。虽然国资委也要考核企业的利润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,但国企领导升迁与否的最终决定权则掌握在组织部门手上。政府事实上并没打算在国企中培养企业家,政府对国企高管的人事管理完全是参照党政机关进行的,各级政府的组织部门对他们有另一套考核目标,有关制度也明确规定,实行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,选调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才到党政机关任职。这就为国企领导转任政府官员打通了制度通道。如果无望进入政府,国企高管最后还有可能凭借自己代理人的信息优势,把国企变成内部人控制的企业。因此,国企领导是无心进行创新的。
综上所述,国企不可能产生企业家,如果出了企业家,那只能说是例外和偶然,而且不可能长久。事实上,与其把国企领导称作企业家,不如叫做企业政治家更恰当。
课程推荐
-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
-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
-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
课程班次 | 课程介绍 | 价格 | 购买 |
---|---|---|---|
特色班 | 班次特色 |
290元/一门 580元/两门 |
购买 |
-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